跳到主要內容

NotebookLM筆記本來製作會議記錄

NotebookLM筆記本來製作會議記錄(報告、逐字稿…)-- 點哥

- 優點:免費、快速產出記錄,可作為筆記軟體。

- 缺點:無法標記不同與會者說的話。

網站網址:https://notebooklm.google.com/

使用方式如下:

1. 利用手機內建錄音或是已經現有的錄音檔案

  • 各種語音格式幾乎都可用。

2. 錄音的檔案,上傳到NotebookLM

3. 即可產出摘要,可進一步請AI產出會議記錄重點、整理、製作逐字稿等。

點選 筆記本指南

AI自動整理出錄音內容


對話應用:

請AI幫妳寫逐字稿,並加註時間軸

與AI做內容問答與整理

摘要重點

*注意:逐字稿的穩定度仍不如其他專業軟體,若有相當專業且嚴謹的需求,建議還是以付費的軟體為主。但若要製作課程筆記,就完全沒問題!



目前自動生成功能:

動作包括:

  • 合併成單一記事:按一下滑鼠,就能將所有記事彙整成單一記事。

  • 評論:要求 NotebookLM 對你的文章或論點提供建設性意見。

  • 重點摘要:根據多則記事內容建立精簡易讀的摘要。

  • 建立大綱:將所選記事內容轉換成大綱,並依主題分類。

  • 建立學習指南:根據記事內容快速製作學習指南,包括重要問題和詞彙表。

  • 提出相關想法:NotebookLM 可以根據所選記事的來源內容,提供相關建議。

Google公告:

2024 年 9 月 26 日

最新資訊

新來源類型:自推出以來,我們使用 Gemini 的多模態功能,持續增加對多種來源資料的支援。現在,你可以直接在記事本中加入公開的 YouTube 網址和音訊檔案、PDF、Google 文件、簡報、網站等內容做為來源。

分享語音摘要更快速:我們推出了新功能,輕觸一下就能生成語音摘要。現在,語音摘要可以直接分享。只要輕觸「分享」,系統就會產生可輕鬆分享的公開連結。


2023 年 12 月 8 日

最新資訊

  • 提高來源數量上限:筆記本現在最多可以有 20 個來源。

  • 增加字數:來源現在最多可以包含 20 萬字。

  • 撰寫個別記事:現在會個別新增記事,而非納入單一記事。

  • 記事板:撰寫和儲存的記事現在會釘選在對話方塊上方的記事板空間。

  • 將對話回覆內容另存為記事:你可以將 NotebookLM 的回覆內容釘選到筆記本,方便日後參考。

  • 整合引文和記事:將對話回覆內容另存為記事後,系統會保留原始引文。

  • 跳到來源中的引文:在對話回覆內容或已儲存的記事中按一下引文編號,就能立即前往來源中的原始內容。

  • 展開/收合來源區塊:現在可以隱藏來源內容,方便你專心撰寫記事。

  • 讓 AI 著重在所選來源:你可以在來源側欄選取筆記本的一組特定來源,就能與這組特定來源對話。

  • 來源指南整合至個別來源:來源指南 (包含摘要和重要主題等資訊) 現在會顯示在來源側欄中每個來源的頂端。

  • 共用筆記本:筆記本可在檢視者和編輯者模式下共用。檢視者模式只能分享彙整的來源,編輯者模式可以與其他人協作建立記事。

  • 建議的問題:NotebookLM 現在會根據最近的對話記錄和來源內容,自動建議後續問題。

  • 支援 PDF:現在可以上傳 PDF 做為 NotebookLM 的來源檔案,上限為 100 MB 或 20 萬字。

  • 可使用複製文字:現在複製及貼上文字就能建立新來源,並在建立過程中新增/編輯標題。



祝 學習愉快



加入好友

Felo Search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I多模態應用課程

AI多模態應用課程:最後召集! 「AI多模態應用課程」 確定開班囉! 課程將於 7月8日上午10點 準時開課。 課程將深入探討AI在多模態應用領域的最新技術與實踐,機會難得,錯過可惜! 由於課程採小班制教學,以確保每位學員都能獲得充分指導,因此 名額只有五位。

薦椎-身體的全息宇宙司令塔 #我是點哥 #八髎穴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我覺得超級重要,而且影響我們全身健康的一個部位,那就是我們的 **薦椎** 。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有點陌生,會覺得「薦椎?那是什麼?跟我的生活有關係嗎?」但點哥要告訴你,這個薦椎啊,它不只是一個骨頭,它簡直就是我們人體的 **全息宇宙** ! 什麼是全息宇宙呢?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投射著整個身體的縮影。就像我們常說的「腳底按摩可以反映全身的狀況」一樣,薦椎更是如此。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想想看,我們的 **脊椎** 是身體的支柱,從頭到尾貫穿著,而薦椎呢,它就位於我們脊椎的底部,連接了我們的脊椎和骨盆。它不只是支撐著我們上半身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它扮演著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那就是我們整個身體的 **骨架和筋膜系統** 的「司令塔」。 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從表層到深層,都覆蓋著一層又一層的 **筋膜** 。這些筋膜就像一張巨大的網,把我們的肌肉、骨骼、器官都包覆起來,讓它們能夠連結、協調運作。而薦椎呢,它就像這張網的中心樞紐。它的位置非常特殊,周圍連接了大量的韌帶和肌肉,這些筋膜的張力,會直接影響到薦椎的穩定性,反過來,薦椎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全身筋膜的張力。 這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如果歪了,上面的牆壁、屋頂也都會跟著歪。我們的薦椎就是那個地基,如果它不穩定,或者有些歪斜,那麼我們的脊椎、肩膀、甚至頸椎,都可能會出現問題。你會發現,怎麼最近肩頸老是痠痛、腰痠背痛,或者覺得走路姿勢怪怪的,其實很有可能根源就在薦椎。 講到薦椎,就不能不提到它周圍幾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特別是中醫裡面的 **八髎穴** 。這八個穴位,分別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一,總共八個。它們的位置就在薦椎的背面,對應著薦椎孔。 你可能會想,這些穴位到底有什麼用?在中醫理論中,八髎穴是我們 **膀胱經** 上的重要穴位。膀胱經是我們身體非常大的一條經絡,從頭走到腳,負責排泄體內的濕氣和毒素。而八髎穴,又特別和我們的 **生殖系統、泌尿系統** 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經常有婦科問題,像經痛、月經不調;或者男性朋友有攝護腺問題;或者有泌尿道感染、頻尿等等,刺激八髎穴都會有很好的幫助。而且,八髎穴對於改善下肢冰冷、坐骨神經痛、腰部痠痛,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我有很多學生,他們剛開始來上課的時候,都會說自己腰痠背痛,或者覺得下半身很沉重。我會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方法,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