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生死療育」標籤的文章

東方文化傳統內涵為基礎的正念催眠應用

「以東方文化傳統內涵為基礎的正念催眠應用」 從心認識自己 想學催眠,但又想來點不一樣的嗎? 點哥的 「正念催眠應用課程」 超特別,因為它的核心,根植於深刻的東方文化傳統智慧。 不只教你技術,更帶你回到東方文化中最擅長的「向內看」: 從 「正念」 開始,覺察自己每個念頭。 用傳統的 「身心技術」,讓身體和心靈重新連線。 簡單說,就是把老祖宗安頓身心的方法,跟現代催眠科學做了最酷的結合! 上完課,你會發現: 原來可以這樣搞懂自己,找到內在的平靜。 你就是自己最好的療癒師,隨時能讓自己滿血復活。 你有能力成為一位助人者,引導他人也找到這份力量。 如果你... 對「東方智慧+催眠」這個組合超好奇。 想探索內心,讓自己活得更安在。 想學個能實際幫到自己和朋友的本事。 那這堂課就是為你而開的! 名額有限,立即啟程,探索你內在的東方療癒力。 點這裡,看更多課程介紹: https://forms.gle/UkwSuvhySoUchkc46 (完成課程並操作完成指定作業後,得申請"台灣催眠學學會"催眠師證書)

從薦椎核心透視五臟六腑 -點哥生活有點靈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 從古老智慧《黃帝內經》的角度看,薦椎是經絡與神經的匯集地,如同氣血運行的「總樞紐」。它不僅支撐身體,更是大腦與器官間「訊息高速公路」的關鍵站點,其健康狀態直接牽動著我們的生命活力。 現在,就跟著點哥一起探索位於身體中軸線的「薦椎」,這個看似不起眼,卻是連結我們內外健康、影響全身的重要樞紐。 開始探索薦椎的奧秘

薦椎-身體的全息宇宙司令塔 #我是點哥 #八髎穴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我覺得超級重要,而且影響我們全身健康的一個部位,那就是我們的 **薦椎** 。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有點陌生,會覺得「薦椎?那是什麼?跟我的生活有關係嗎?」但點哥要告訴你,這個薦椎啊,它不只是一個骨頭,它簡直就是我們人體的 **全息宇宙** ! 什麼是全息宇宙呢?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投射著整個身體的縮影。就像我們常說的「腳底按摩可以反映全身的狀況」一樣,薦椎更是如此。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想想看,我們的 **脊椎** 是身體的支柱,從頭到尾貫穿著,而薦椎呢,它就位於我們脊椎的底部,連接了我們的脊椎和骨盆。它不只是支撐著我們上半身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它扮演著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那就是我們整個身體的 **骨架和筋膜系統** 的「司令塔」。 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從表層到深層,都覆蓋著一層又一層的 **筋膜** 。這些筋膜就像一張巨大的網,把我們的肌肉、骨骼、器官都包覆起來,讓它們能夠連結、協調運作。而薦椎呢,它就像這張網的中心樞紐。它的位置非常特殊,周圍連接了大量的韌帶和肌肉,這些筋膜的張力,會直接影響到薦椎的穩定性,反過來,薦椎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全身筋膜的張力。 這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如果歪了,上面的牆壁、屋頂也都會跟著歪。我們的薦椎就是那個地基,如果它不穩定,或者有些歪斜,那麼我們的脊椎、肩膀、甚至頸椎,都可能會出現問題。你會發現,怎麼最近肩頸老是痠痛、腰痠背痛,或者覺得走路姿勢怪怪的,其實很有可能根源就在薦椎。 講到薦椎,就不能不提到它周圍幾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特別是中醫裡面的 **八髎穴** 。這八個穴位,分別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一,總共八個。它們的位置就在薦椎的背面,對應著薦椎孔。 你可能會想,這些穴位到底有什麼用?在中醫理論中,八髎穴是我們 **膀胱經** 上的重要穴位。膀胱經是我們身體非常大的一條經絡,從頭走到腳,負責排泄體內的濕氣和毒素。而八髎穴,又特別和我們的 **生殖系統、泌尿系統** 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經常有婦科問題,像經痛、月經不調;或者男性朋友有攝護腺問題;或者有泌尿道感染、頻尿等等,刺激八髎穴都會有很好的幫助。而且,八髎穴對於改善下肢冰冷、坐骨神經痛、腰部痠痛,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我有很多學生,他們剛開始來上課的時候,都會說自己腰痠背痛,或者覺得下半身很沉重。我會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方法,去 *...

解鎖生存模式-迷走神經與創傷療癒的互動指南

解鎖生存模式 關於迷走神經與創傷療癒的互動指南,帶您探索身體的內在智慧, 學習調節神經系統,重拾內在的安全與平靜。 開始探索 全面闡述迷走神經、創傷凍結反應以及身心受創時「戰」、「逃」、「呆」生理反應機制。 深入探討迷走神經的解剖構造與功能,及其在自主神經系統調控中的關鍵作用,並闡明其對身心健康的深遠影響。 詳細剖析「戰」、「逃」、「呆」三種生存反應的獨特生理路徑,重點說明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特定腦區及荷爾蒙級聯的關鍵參與。 最後,透過史蒂芬·波吉斯博士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整合這些概念,提供對生存反應的階層性理解,並闡述其對創傷與復原的啟示。

《當代正念課程批評者的雄辯修辭》書摘

書摘引自溫宗堃的學術論文《當代正念課程批評者的雄辯修辭》,該文回應了佛教學者越建東和羅伯.沙夫對當代正念(特別是正念減壓)的批判。 https://youtu.be/rfi7FpfoFAQ 作者反駁這些批判,指出越建東和沙夫的論述多基於對佛教多元傳統的忽視、對文獻的選擇性詮釋以及對西方正念缺乏深入了解,認為當代正念課程與佛教(包括禪宗傳統)有著密切關係,並且兼具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特點。 #我是點哥 #AI創意課程 #正念 #催眠

正念在巴利聖典中的真正含義

以巴利經典為基礎,探討了「正念」的真實含義與功能,指出其為佛教念住禪修的核心要素,並強調了 #正念 與 #正知 的密切關係。 https://youtu.be/-LG_rlDAY38?si=Nfab3VMA-oCIY1kS 作者挑戰了將正念等同於「純然注意」的普遍說法,認為正念包含清澈的覺知和對經驗的清晰理解。此外,文中也探討了正念在現代醫療和心理治療中的應用,肯定其減輕人類痛苦的價值,同時提醒應避免化約式的理解,並尊重其宗教傳統根源。

臨終心理過程中一個深刻的現象 - 「背立轉向」

「背立轉向」 正是臨終心理過程中一個深刻的現象。 當經歷了「邊界經驗」後,臨終者彷彿轉過身,不再熱衷於外在世界,而是沉浸在內在的精神領域。 他們可能不再像以往那樣回應外界,如同背對著我們,與過去的自我和現實漸漸疏離。是一種心靈的沉澱與轉化,是從身體、心智到靈性的多層次轉變。 在這個階段,對臨終者的陪伴方式也需要調整。過去的噓寒問暖,可能已無法觸及他們的心靈。 此刻,更需要的是一種理解他們內在狀態的陪伴,靜靜地守護,或許更能傳達我們的關愛。 「背立轉向」的過程中,臨終者可能會經歷沉睡 、譫妄 ,也可能在某個瞬間突然清醒 ,彷彿在與我們告別 ,表達他們對死亡的感知與準備。 理解並尊重這份寧靜的轉變,陪伴他們走完這段回歸內在的旅程,迎接生命最終的安詳。 #背立轉向 #臨終關懷 #生命末期 #心理過程 #靈性探索 #陪伴 #生死療育

Fel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