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

心外無物與量子力學

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傳習錄》 🔔 今天來聊個超酷的跨界思考!🤯 大家聽過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嗎? 有個經典故事,朋友問他:「深山裡的花自開自落,跟我的心有什麼關係?」 王陽明回答:「你沒看花時,花跟你,都處於一種寂靜的狀態。你來看花時,花的顏色才瞬間『明白』起來,所以你知道,花不在你的心之外。」 這聽起來很玄,對吧? 但神奇的是,幾百年後,物理學的前沿——量子力學,竟然出現了驚人相似的看法!😮 在微觀的量子世界裡,粒子在被「觀測」之前,處於一種模糊的「機率疊加態」(就像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只有當我們去「看」它的那一刻,它的狀態才會瞬間確定下來(物理學家稱之為「波函數坍縮」)。 是不是很像? 🌸 深山裡寂靜的花 <=> 粒子的「機率狀態」 👀 你去看花 <=> 科學家的「觀測」行為 🌺 花的顏色『明白』起來 <=> 粒子狀態的「確定」 這是不是在暗示,我們並非只是世界的旁觀者,而是現實的「參與者」? 我們的「意識」或「觀測」這個動作,本身就在形塑著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當然,這不是說你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在了。😂 但這種東方古老智慧與現代頂尖科學的奇妙共鳴,真的會讓人腦洞大開! 我們所以為的「客觀世界」,或許跟我們的「心」有著遠比想像中更深的連結。 你覺得呢?你的「看」,是否也正在創造你的世界? #未來腦力研究社 #王陽明 #心學 #量子物理 #心外無物 #觀測者效應  #哲學與科學 #腦洞大開 #薛丁格的貓 #意識的力量

資訊過載之下,如何安頓我們的身心?!

今天我們要再次探索如何在現代生活中,透過最新的科學發現、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以及正念練習,為我們的身心靈注入更深層次的健康力量。 特別是關於一個最近大家可能都非常有感的議題——如何在大罷免案的政治攻防與風災水災的災情資訊轟炸下,安頓我們疲憊的心。

SEL社會情緒學習 治標不治本??

SEL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是賦能的解方,還是治標不治本的止痛劑? 在一個充滿變動與壓力的時代,從學業競爭、人際關係到數位世界的衝擊,我們的下一代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心理負荷。 為此,「SEL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被推上教育改革的浪潮之巔,被視為培養孩子幸福感與韌性的關鍵。然而,當我們急於用「情緒教育」來解決眼前的問題時,是否不自覺地陷入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困境? SEL是什麼?建構內在的穩定力量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SEL的完整面貌。它並非單純的「情緒管理」或「EQ訓練」,而是一套系統性的學習過程,旨在幫助個人發展健全人格所需的核心素養。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 CASEL 5 框架 ,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藍圖,包含五大核心能力: 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 準確地感知自身的情緒、價值觀與優勢,建立穩固的自我認同。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有效地調節情緒、控制衝動,並設定、追求有意義的目標。 社會覺察 (Social-awareness): 以同理心理解他人觀點,感受並關懷不同背景的群體。 人際技巧 (Relationship Skills): 學習清晰溝通、積極合作、和平解決衝突,以建立並維持健康的關係。 負責任的決策 (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在考量倫理、安全與後果後,做出具建設性與關懷的選擇。 這五項能力相輔相成,共同塑造一個能夠自我理解、和諧共處、並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個體。理想的SEL教育,是將這些素養融入校園文化、學科教學與家庭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是否只在為壓力鍋洩壓,卻忘了關火? SEL的理念無疑是前瞻且必要的,但在當前的實踐中,情緒教育確實面臨著被簡化為「應急措施」的風險,從而產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 1. 治標不治本:只教孩子應對壓力,卻不減輕壓力源 當代學生面臨的心理困境,往往源於一個系統性的「壓力鍋」——課業壓力、升學主義、家庭期望、同儕比較、社群媒體焦慮……這些是持續加熱的爐火。而許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教育,就像是在教孩子如何巧妙地、安全地為這個壓力鍋「洩壓」。我們教他們正念呼吸、靜心冥想、情緒日記,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技巧,能幫助他們在壓力爆表時...

點哥生活有點靈:擁抱「植物多樣性」 滋養腸道與身心

「植物多樣性」對健康的驚人益處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飲食模式常常過於單一,餐桌上總是那幾樣熟悉的蔬菜水果。 但您知道嗎?最新的健康科學研究指出,飲食中的「植物多樣性」,也就是攝取越多種類的植物性食物,對我們的腸道健康、免疫力,乃至整體身心健康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今天,點哥將深入探討這個「吃得雜一點,活得好一點」的科學奧秘,並結合《黃帝內經》的古老智慧和正念練習,為您揭示如何透過簡單的飲食調整,滋養您的生命。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近期關於「植物多樣性與腸道微生物」的最新研究。我們上次聊到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而決定這個「大腦」好壞的關鍵,就是住在裡面的數以兆計的微生物——腸道菌群。 研究發現:  腸道菌群的「種類多樣性」是衡量腸道健康的重要指標。就像一片健康的森林需要多種植物和動物共存一樣,健康的腸道也需要多種微生物和諧共處。 不同的植物性食物含有不同種類的膳食纖維、植化素(如多酚),這些都是腸道益生菌最喜歡的「食物」。當我們攝取的植物種類越多,就能餵養更多不同種類的益生菌,讓腸道菌群更加豐富和穩定。  豐富的腸道菌群能產生更多對身體有益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這些物質能降低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甚至影響情緒和認知功能。相反地,飲食過於單一會導致某些菌種過度繁殖,破壞腸道平衡,引發發炎、消化問題甚至情緒困擾。 英國科學家提姆·斯佩克特(Tim Spector)教授倡導的「每週攝取30種不同植物」的飲食原則,被許多研究證實能顯著提升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改善整體健康。這包括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堅果、種子和香料。 簡單來說,你的餐盤越「繽紛」,你的腸道就越「強大」! 這種「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多樣化飲食」觀念,與中華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所強調的「五味調和」和「順應自然」的思想有著高度的契合。 《黃帝內經》雖然沒有「腸道菌群多樣性」的現代概念,但它對飲食豐富性的重視,卻是極其前瞻的。 《黃帝內經》認為,飲食不僅提供能量,更關乎身體的陰陽平衡和臟腑協調。它強調「飲食有節,五味調和」: 五穀為養: 指出穀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提供主要能量。 五果為助: 水果能輔助消化,提供滋養。 五畜為益: 肉類能補充精氣,但要適量。 五菜為充: 蔬菜能補充維生素和纖維,充實營養。 《內經》強調不同食物有不同的性味歸經,對應滋養不...

點哥生活有點靈:腸道,你的第二個大腦

過去我們總認為,腸道只是消化食物的器官,但最新的科學研究卻徹底顛覆了這個觀念!我們的腸道,不隻影響消化,更是情緒、免疫力,甚至大腦健康的關鍵。它被科學家們稱為「第二個大腦」。 今天,點哥將深入探討這個神秘的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並結合《黃帝內經》的古老智慧和正念練習,為您揭示如何從腸道開始,活出更健康、更快樂的自己。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近期關於「腸道菌群與身心健康」的最新研究。 您知道嗎?我們的腸道裡住著數以兆計的微生物,它們的總重量甚至比我們的大腦還要重!這些微生物,也就是腸道菌群,對我們的健康有著超乎想像的影響。 研究發現: 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著一條複雜的雙向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線」。腸道菌群能產生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高達90%的血清素是在腸道產生),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壓力和認知功能。 許多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衡與憂鬱症、焦慮症、甚至自閉症等精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關。當腸道菌群健康時,我們的情緒往往也更穩定。 超過70%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健康的腸道菌群是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基石,能幫助我們有效抵抗病原體,降低過敏和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 影響新陳代謝: 腸道菌群還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量代謝,甚至體重管理。 簡單來說,如果腸道菌群失衡,就像是一個交響樂團,有些樂器跑調了,整個身體的協調性就會受到影響。 這種「重視脾胃功能」與「氣機升降」的觀念,與中華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所強調的「脾胃為後天之本」的思想有著高度的契合。《黃帝內經》雖然沒有「腸道菌群」這個現代術語,但它對脾胃在人體中核心地位的認識,卻是極其深遠的。 《黃帝內經》中多次提及「脾胃」的重要性,認為它是「水穀之海」、「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精微物質(氣血),並將其輸送到全身。這就像是現代所說的腸道吸收營養,為身體提供能量。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像現代說的消化不良、吸收差,身體自然無法得到足夠滋養。 脾氣主升,將水穀精微上輸心肺,營養全身;胃氣主降,將糟粕下傳大腸,排出體外。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升降」循環。如果這個升降失調,就會出現各種消化道問題,甚至影響氣血和精神狀態。 《內經》也認識到情緒對脾胃的影響,例如「思慮傷脾」。這與現代科學中「壓力影響腸道」的觀點不謀而合。當我們壓力大、情緒不穩時,脾胃功能也會受損。 因此,《內經》倡導的養生之道,核心之一就...

呼吸肌訓練

掌握呼吸,啟動未來腦力 正念呼吸、活化身心健康 探索由未來腦力研究社精心推薦的呼吸肌訓練器,透過科學化的抗阻呼吸訓練, 提升您的身心健康,重拾活力與平衡。 立即選購產品

從殖民抵抗到台灣的文化追尋 ,一個時代,兩種聲音 -四月望雨

一個時代,兩種聲音 1930年代的台灣,處於日本殖民統治的複雜情境中。 詳細介紹: https://think.unaux.com/april-rain.html 點哥將帶您探索當時兩股形塑台灣認同的關鍵力量: 作曲家鄧雨賢以流行歌謠譜寫的民族心聲,以及社會運動家蔣渭水以文化行動點燃的啟蒙之火。 他們看似殊途,卻共同交織出一首追求自由與尊嚴的時代交響曲。 讓我們一同點擊、探索,理解這段歷史如何持續影響著今日的台灣。 前往臉書社團討論

7/8 AI創意課程招生已滿

感謝大家熱情參與,7/8招生已滿,來不及報名的,下次要加快腳步喔…… AI工具: https://felo.ai/?invite=qqGovOqyWMneY #我是點哥 #AI創意課程

東方文化傳統內涵為基礎的正念催眠應用

「以東方文化傳統內涵為基礎的正念催眠應用」 從心認識自己 想學催眠,但又想來點不一樣的嗎? 點哥的 「正念催眠應用課程」 超特別,因為它的核心,根植於深刻的東方文化傳統智慧。 不只教你技術,更帶你回到東方文化中最擅長的「向內看」: 從 「正念」 開始,覺察自己每個念頭。 用傳統的 「身心技術」,讓身體和心靈重新連線。 簡單說,就是把老祖宗安頓身心的方法,跟現代催眠科學做了最酷的結合! 上完課,你會發現: 原來可以這樣搞懂自己,找到內在的平靜。 你就是自己最好的療癒師,隨時能讓自己滿血復活。 你有能力成為一位助人者,引導他人也找到這份力量。 如果你... 對「東方智慧+催眠」這個組合超好奇。 想探索內心,讓自己活得更安在。 想學個能實際幫到自己和朋友的本事。 那這堂課就是為你而開的! 名額有限,立即啟程,探索你內在的東方療癒力。 點這裡,看更多課程介紹: https://forms.gle/UkwSuvhySoUchkc46 (完成課程並操作完成指定作業後,得申請"台灣催眠學學會"催眠師證書)

AI多模態應用課程

AI多模態應用課程:最後召集! 「AI多模態應用課程」 確定開班囉! 課程將於 7月8日上午10點 準時開課。 課程將深入探討AI在多模態應用領域的最新技術與實踐,機會難得,錯過可惜! 由於課程採小班制教學,以確保每位學員都能獲得充分指導,因此 名額只有五位。 AI工具: https://felo.ai/?invite=qqGovOqyWMneY

從薦椎核心透視五臟六腑 -點哥生活有點靈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 從古老智慧《黃帝內經》的角度看,薦椎是經絡與神經的匯集地,如同氣血運行的「總樞紐」。它不僅支撐身體,更是大腦與器官間「訊息高速公路」的關鍵站點,其健康狀態直接牽動著我們的生命活力。 現在,就跟著點哥一起探索位於身體中軸線的「薦椎」,這個看似不起眼,卻是連結我們內外健康、影響全身的重要樞紐。 開始探索薦椎的奧秘

薦椎-身體的全息宇宙司令塔 #我是點哥 #八髎穴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我覺得超級重要,而且影響我們全身健康的一個部位,那就是我們的 **薦椎** 。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有點陌生,會覺得「薦椎?那是什麼?跟我的生活有關係嗎?」但點哥要告訴你,這個薦椎啊,它不只是一個骨頭,它簡直就是我們人體的 **全息宇宙** ! 什麼是全息宇宙呢?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投射著整個身體的縮影。就像我們常說的「腳底按摩可以反映全身的狀況」一樣,薦椎更是如此。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想想看,我們的 **脊椎** 是身體的支柱,從頭到尾貫穿著,而薦椎呢,它就位於我們脊椎的底部,連接了我們的脊椎和骨盆。它不只是支撐著我們上半身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它扮演著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那就是我們整個身體的 **骨架和筋膜系統** 的「司令塔」。 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從表層到深層,都覆蓋著一層又一層的 **筋膜** 。這些筋膜就像一張巨大的網,把我們的肌肉、骨骼、器官都包覆起來,讓它們能夠連結、協調運作。而薦椎呢,它就像這張網的中心樞紐。它的位置非常特殊,周圍連接了大量的韌帶和肌肉,這些筋膜的張力,會直接影響到薦椎的穩定性,反過來,薦椎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全身筋膜的張力。 這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如果歪了,上面的牆壁、屋頂也都會跟著歪。我們的薦椎就是那個地基,如果它不穩定,或者有些歪斜,那麼我們的脊椎、肩膀、甚至頸椎,都可能會出現問題。你會發現,怎麼最近肩頸老是痠痛、腰痠背痛,或者覺得走路姿勢怪怪的,其實很有可能根源就在薦椎。 講到薦椎,就不能不提到它周圍幾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特別是中醫裡面的 **八髎穴** 。這八個穴位,分別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一,總共八個。它們的位置就在薦椎的背面,對應著薦椎孔。 你可能會想,這些穴位到底有什麼用?在中醫理論中,八髎穴是我們 **膀胱經** 上的重要穴位。膀胱經是我們身體非常大的一條經絡,從頭走到腳,負責排泄體內的濕氣和毒素。而八髎穴,又特別和我們的 **生殖系統、泌尿系統** 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經常有婦科問題,像經痛、月經不調;或者男性朋友有攝護腺問題;或者有泌尿道感染、頻尿等等,刺激八髎穴都會有很好的幫助。而且,八髎穴對於改善下肢冰冷、坐骨神經痛、腰部痠痛,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我有很多學生,他們剛開始來上課的時候,都會說自己腰痠背痛,或者覺得下半身很沉重。我會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方法,去 *...

解鎖生存模式-迷走神經與創傷療癒的互動指南

解鎖生存模式 關於迷走神經與創傷療癒的互動指南,帶您探索身體的內在智慧, 學習調節神經系統,重拾內在的安全與平靜。 開始探索 全面闡述迷走神經、創傷凍結反應以及身心受創時「戰」、「逃」、「呆」生理反應機制。 深入探討迷走神經的解剖構造與功能,及其在自主神經系統調控中的關鍵作用,並闡明其對身心健康的深遠影響。 詳細剖析「戰」、「逃」、「呆」三種生存反應的獨特生理路徑,重點說明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特定腦區及荷爾蒙級聯的關鍵參與。 最後,透過史蒂芬·波吉斯博士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整合這些概念,提供對生存反應的階層性理解,並闡述其對創傷與復原的啟示。

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正念的奇妙旅程

大家好,我是點哥! 親愛的朋友們,你是否曾感覺生活被忙碌、壓力、以及無數的思緒所淹沒?你是否渴望在喧囂中尋得一處心靈的避風港?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個簡單卻充滿力量的工具——「正念」(Sati / Mindfulness),它能幫助我們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 很多人一聽到「正念」,腦中可能浮現「放空」或「什麼都不想」的畫面,但其實,正念比你想像的簡單且貼近生活。 什麼是正念?比你想像的更簡單! 正念,並不是要你什麼都不做,而是要你「用心感受當下」。想像一下,當你第一次品嚐到一道美味的菜餚,你是不是會全神貫注地去感受它的味道、口感,而不是邊吃邊想著明天的工作?這就是正念的雛形!它邀請我們專心體驗正在做、正在想、正在感覺的一切,不批評、不判斷,只是單純地存在於此刻。 練習正念,好處多多: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讓心情更輕鬆;當情緒來襲時,我們能更穩固地應對,而不是被它牽著鼻子走;專注力與記憶力也會悄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對自己和他人展現更多的耐心與溫柔。 情緒這杯「毒酒」,你還要喝嗎? 接下來,我想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我們與情緒的關係。試想,如果面前有一杯毒酒,你明知道喝下去會讓你痛苦甚至傷害自己,你還會選擇一直喝嗎?然而,我們常常「不小心」就喝下了情緒這杯「毒酒」,尤其是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例如生氣、焦慮、難過。 這是因為我們習慣了「自動反應」模式:事情發生 → 馬上開始胡思亂想 → 情緒隨之而來 → 然後就可能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行為。正念,正是要提供我們一個「停下來」的機會,讓我們有意識地看看這杯情緒之酒,並決定,這次,我要不要喝? 學習與情緒「打招呼」 當情緒來了,我們的直覺反應常常是想立刻把它趕走。但正念教導我們,情緒就像是到訪的客人,你不需要急著把他們推出門。正念的核心是學習「看見」情緒,知道它來了,但不用被它綁架。 你可以試著這樣觀察情緒:  1. 為情緒命名:在心裡默默地說:「喔,這是焦慮」、「這是生氣」、「這是難過」。  2. 感受情緒的位置:焦慮時,肚子是不是有點緊?生氣時,胸口是不是熱熱的?  3. 輕輕「放下」:情緒就像天上的雲朵,會飄來也會飄走。我們只需要輕輕地看著它飄走,而不需要緊抓不放。 正念,就是練習「好好的看」 我們的日常觀察,往往充滿了評判與聯想。舉例來說,當你看到一張菜市場的照片:  * 一般...

筋膜漫談 -點哥生活有點靈 #我是點哥

筋膜漫談 大家好,我是點哥。歡迎收聽,點哥生活有點靈…… 各位聽眾朋友,你們有沒有感覺過身體這裡痠那裡痛,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今天點哥要來跟大家聊聊一個很常被忽略,但卻超級重要的東西——**筋膜**! 而且今天很榮幸邀請到一位專業的來賓,是物理治療師東哥,來跟我們一起聊聊筋膜的神奇之處。 https://youtu.be/s9w4hc6cpvM?si=O2SwTSgLHGg-MOSC

NotebookLM 的下一步

NotebookLM 的下一步! Video Overviews功能即將推出,影片裡是實際應用效果! 影片示範: https://youtu.be/-bjg2kqtrLc?si=LGM3qMy0vRJmbCw8 #啥事都不用做了

《當代正念課程批評者的雄辯修辭》書摘

書摘引自溫宗堃的學術論文《當代正念課程批評者的雄辯修辭》,該文回應了佛教學者越建東和羅伯.沙夫對當代正念(特別是正念減壓)的批判。 https://youtu.be/rfi7FpfoFAQ 作者反駁這些批判,指出越建東和沙夫的論述多基於對佛教多元傳統的忽視、對文獻的選擇性詮釋以及對西方正念缺乏深入了解,認為當代正念課程與佛教(包括禪宗傳統)有著密切關係,並且兼具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特點。 #我是點哥 #AI創意課程 #正念 #催眠

正念在巴利聖典中的真正含義

以巴利經典為基礎,探討了「正念」的真實含義與功能,指出其為佛教念住禪修的核心要素,並強調了 #正念 與 #正知 的密切關係。 https://youtu.be/-LG_rlDAY38?si=Nfab3VMA-oCIY1kS 作者挑戰了將正念等同於「純然注意」的普遍說法,認為正念包含清澈的覺知和對經驗的清晰理解。此外,文中也探討了正念在現代醫療和心理治療中的應用,肯定其減輕人類痛苦的價值,同時提醒應避免化約式的理解,並尊重其宗教傳統根源。

臨終心理過程中一個深刻的現象 - 「背立轉向」

「背立轉向」 正是臨終心理過程中一個深刻的現象。 當經歷了「邊界經驗」後,臨終者彷彿轉過身,不再熱衷於外在世界,而是沉浸在內在的精神領域。 他們可能不再像以往那樣回應外界,如同背對著我們,與過去的自我和現實漸漸疏離。是一種心靈的沉澱與轉化,是從身體、心智到靈性的多層次轉變。 在這個階段,對臨終者的陪伴方式也需要調整。過去的噓寒問暖,可能已無法觸及他們的心靈。 此刻,更需要的是一種理解他們內在狀態的陪伴,靜靜地守護,或許更能傳達我們的關愛。 「背立轉向」的過程中,臨終者可能會經歷沉睡 、譫妄 ,也可能在某個瞬間突然清醒 ,彷彿在與我們告別 ,表達他們對死亡的感知與準備。 理解並尊重這份寧靜的轉變,陪伴他們走完這段回歸內在的旅程,迎接生命最終的安詳。 #背立轉向 #臨終關懷 #生命末期 #心理過程 #靈性探索 #陪伴 #生死療育

點哥的AI創意應用課程

#AI創意應用課程 #我是點哥 #AI創意課程 #正念 #催眠 【未來展覽館科技新品報導】 大家好,我是點哥,現在位於未來的展覽館,即將為您介紹三款令人驚豔的新科技商品! 首先,第一項是「腦波控制智慧型手機」。這款手機無需觸碰螢幕,只需透過腦波訊號就能操作,發送訊息、撥打電話,甚至玩遊戲都輕鬆自如,真正實現心隨意動! 接著,第二項是「全新科技玻璃顯示面板汽車」。這輛汽車的擋風玻璃化身為高解析度顯示螢幕,行車資訊、導航地圖、甚至娛樂內容直接投影,駕駛體驗全面升級,安全又炫酷! 最後,第三項是「高科技雙面顯示面板」。超薄設計,僅毫米厚度,卻能雙面顯示,無論正面反面都呈現鮮豔畫質。適用於廣告牌、手機螢幕,應用無限可能! 以上是點哥在未來展覽館的最新科技亮點報導,歡迎大家親自前往未來體驗,探索新科技的無限可能!!

Google Veo 2 生成式 AI 影片工具免費用

Google Veo 2 是 Google DeepMind 團隊最新推出的生成式 AI 影片工具,結合尖端深度學習與創新演算法,能將文字、圖片快速轉化為高品質短片,極大提升影片創作的效率與自由度。 Veo 2 支援 4K 高畫質、最長 2 分鐘影片生成,並能精確理解物理動作、光影細節,讓生成的影片更具真實感與電影感。 這套工具最大特色包括: 支援多種視覺風格(寫實、插畫、復古等),可根據需求自由切換。 具備「導演級」運鏡語法,能用自然語言指定鏡頭運動、構圖、轉場與特效,讓 AI 理解並還原專業攝影語言。 提供 inpainting(修補)與 outpainting(畫面擴展)功能,可修補影片內容或自動延伸畫面比例。 支援將靜態圖片轉為動態影片,並可直接下載生成結果。 簡單操作步驟如下: 進入 Google AI Studio 網頁並登入 Google 帳號。 在左側選單選擇「Video Gen」切換到 Veo 2 影片生成功能。 設定影片比例(如 16:9 或 9:16)、長度(最長 8 秒,部分用戶可到 2 分鐘)、解析度等參數。 輸入想要的文字描述(可指定場景、角色、動作、風格、運鏡等),或上傳圖片搭配描述。 點擊「Run」開始生成,完成後可直接下載影片。 Veo 2 讓創作者以最少資源、無需專業技術,也能輕鬆製作高質感短片,廣泛應用於娛樂、教育、行銷等領域。 範例: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5btuSCZ6r/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5tChM8twC/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GAGxhMQwL/

Canva 2025年最新AI功能發布

Canva 2025年最新AI功能發布:Visual Suite 2.0引領創意革命      在2025年4月10日的Canva Create年度大會上,Canva推出了其迄今為止最具突破性的產品更新—藉由 Visual Suite 2.0,帶來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AI功能,為創意工作者和企業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設計體驗。這次更新以AI為核心,旨在讓設計變得更簡單、直觀,同時提升工作效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功能是Canva AI,這款AI設計助手能根據用戶的文字或語音指令,快速生成圖像、文案、簡報,甚至是互動式應用程式。      例如,只需簡單描述,Canva AI就能創建符合品牌風格的社群媒體素材或行銷廣告設計。此外,Canva Code功能讓不具備程式設計背景的用戶也能透過文字提示打造互動式設計,如計算器或動態地圖,極大降低了創作門檻。 語言學習閃卡示範 個人形象網站示範      另一亮點是Canva Sheets,這款AI驅動的試算表工具內建Magic Insights與Magic Charts功能,能自動將數據轉化為視覺化的圖表,並與品牌元素無縫整合,適用於報告或行銷企劃。      同時,升級版的Canva Photo Editor利用AI技術,讓使用者能輕鬆移除圖片背景、調整光影,或進行精細物件編輯,媲美專業軟體。      這些新功能不僅簡化了設計流程,還讓個人與團隊能更專注於創意發想。Canva憑藉Visual Suite 2.0,再次證明了其在全球視覺溝通領域的領先地位,真正實現「讓每個人都能設計」的願景。

Fel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