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正念的奇妙旅程

大家好,我是點哥!

親愛的朋友們,你是否曾感覺生活被忙碌、壓力、以及無數的思緒所淹沒?你是否渴望在喧囂中尋得一處心靈的避風港?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個簡單卻充滿力量的工具——「正念」(Sati / Mindfulness),它能幫助我們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


很多人一聽到「正念」,腦中可能浮現「放空」或「什麼都不想」的畫面,但其實,正念比你想像的簡單且貼近生活。


什麼是正念?比你想像的更簡單!

正念,並不是要你什麼都不做,而是要你「用心感受當下」。想像一下,當你第一次品嚐到一道美味的菜餚,你是不是會全神貫注地去感受它的味道、口感,而不是邊吃邊想著明天的工作?這就是正念的雛形!它邀請我們專心體驗正在做、正在想、正在感覺的一切,不批評、不判斷,只是單純地存在於此刻。

練習正念,好處多多: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讓心情更輕鬆;當情緒來襲時,我們能更穩固地應對,而不是被它牽著鼻子走;專注力與記憶力也會悄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對自己和他人展現更多的耐心與溫柔。


情緒這杯「毒酒」,你還要喝嗎?

接下來,我想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我們與情緒的關係。試想,如果面前有一杯毒酒,你明知道喝下去會讓你痛苦甚至傷害自己,你還會選擇一直喝嗎?然而,我們常常「不小心」就喝下了情緒這杯「毒酒」,尤其是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例如生氣、焦慮、難過。

這是因為我們習慣了「自動反應」模式:事情發生 → 馬上開始胡思亂想 → 情緒隨之而來 → 然後就可能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行為。正念,正是要提供我們一個「停下來」的機會,讓我們有意識地看看這杯情緒之酒,並決定,這次,我要不要喝?


學習與情緒「打招呼」

當情緒來了,我們的直覺反應常常是想立刻把它趕走。但正念教導我們,情緒就像是到訪的客人,你不需要急著把他們推出門。正念的核心是學習「看見」情緒,知道它來了,但不用被它綁架。

你可以試著這樣觀察情緒:
 1. 為情緒命名:在心裡默默地說:「喔,這是焦慮」、「這是生氣」、「這是難過」。
 2. 感受情緒的位置:焦慮時,肚子是不是有點緊?生氣時,胸口是不是熱熱的?
 3. 輕輕「放下」:情緒就像天上的雲朵,會飄來也會飄走。我們只需要輕輕地看著它飄走,而不需要緊抓不放。


正念,就是練習「好好的看」

我們的日常觀察,往往充滿了評判與聯想。舉例來說,當你看到一張菜市場的照片:

 * 一般模式:你可能馬上會想:「哇,好吵喔!」「人好多!」「今天晚餐要煮什麼?」
 * 稍微專心:你可能會注意到菜的顏色很鮮豔,攤販的表情很有趣。
 * 正念模式:你只是純粹地「看」!不作任何判斷,只感受照片中的光線、形狀、顏色。

正念的核心,就是訓練我們的大腦,放下那些嘈雜的念頭,回到最單純的「感覺」。就像你純粹地「看」著情緒的來來去去,不批判,不執著。


睡不著?正念來幫忙!

許多人失眠,往往是因為腦袋停不下來,想東想西,或是過度擔心「睡不著」這件事本身。正念能幫助我們將心靜下來,打破「越想睡越睡不著」的惡性循環。

睡前小撇步:
 * 正念呼吸:躺在床上,專心感受自己的呼吸,吸氣、吐氣,感受身體的起伏,短短3-5分鐘即可。
 * 身體掃描:感受身體各部位的感覺,若有緊繃,輕輕放鬆。
 * 放下壓力:如果真的睡不著,不妨先起來做點輕鬆的事,不要強迫自己入睡。


身體掃描與正念呼吸:放鬆你的身心

我們的身體常常默默地承受著壓力,卻不被我們所察覺。身體掃描就是幫助我們「聽見」身體的聲音,釋放那些藏起來的緊張。

簡易身體掃描練習: 找個舒服的姿勢,輕輕閉上眼睛。從腳趾頭開始,將注意力像手電筒般,逐一「照亮」你的腳踝、小腿、膝蓋、大腿、屁股、肚子、背部、胸部、手指、手掌、手臂、肩膀、脖子、臉,最後到頭頂。在每個部位,感受它的狀態,若有緊繃,想像吸氣時將新鮮空氣帶到那裡,吐氣時將緊張呼出。完成後,將注意力帶回呼吸,感受它自然的進出。


正念,讓生活更美好

正念,不是一種高深的修行,而是生活中的一種態度和練習。它邀請我們回到當下,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個片刻,不論好壞。透過簡單的練習,我們就能逐漸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讓生活因此而更加美好。

開始你的正念之旅吧!從今天起,試著在吃飯時好好品嚐,在走路時感受雙腳與地面的接觸,在情緒來臨時溫柔地觀察它。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與大智慧,原來一直都在你身邊。



加入好友

Felo Search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I多模態應用課程

AI多模態應用課程:最後召集! 「AI多模態應用課程」 確定開班囉! 課程將於 7月8日上午10點 準時開課。 課程將深入探討AI在多模態應用領域的最新技術與實踐,機會難得,錯過可惜! 由於課程採小班制教學,以確保每位學員都能獲得充分指導,因此 名額只有五位。

薦椎-身體的全息宇宙司令塔 #我是點哥 #八髎穴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我覺得超級重要,而且影響我們全身健康的一個部位,那就是我們的 **薦椎** 。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有點陌生,會覺得「薦椎?那是什麼?跟我的生活有關係嗎?」但點哥要告訴你,這個薦椎啊,它不只是一個骨頭,它簡直就是我們人體的 **全息宇宙** ! 什麼是全息宇宙呢?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投射著整個身體的縮影。就像我們常說的「腳底按摩可以反映全身的狀況」一樣,薦椎更是如此。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想想看,我們的 **脊椎** 是身體的支柱,從頭到尾貫穿著,而薦椎呢,它就位於我們脊椎的底部,連接了我們的脊椎和骨盆。它不只是支撐著我們上半身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它扮演著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那就是我們整個身體的 **骨架和筋膜系統** 的「司令塔」。 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從表層到深層,都覆蓋著一層又一層的 **筋膜** 。這些筋膜就像一張巨大的網,把我們的肌肉、骨骼、器官都包覆起來,讓它們能夠連結、協調運作。而薦椎呢,它就像這張網的中心樞紐。它的位置非常特殊,周圍連接了大量的韌帶和肌肉,這些筋膜的張力,會直接影響到薦椎的穩定性,反過來,薦椎的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全身筋膜的張力。 這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如果歪了,上面的牆壁、屋頂也都會跟著歪。我們的薦椎就是那個地基,如果它不穩定,或者有些歪斜,那麼我們的脊椎、肩膀、甚至頸椎,都可能會出現問題。你會發現,怎麼最近肩頸老是痠痛、腰痠背痛,或者覺得走路姿勢怪怪的,其實很有可能根源就在薦椎。 講到薦椎,就不能不提到它周圍幾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特別是中醫裡面的 **八髎穴** 。這八個穴位,分別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各一,總共八個。它們的位置就在薦椎的背面,對應著薦椎孔。 你可能會想,這些穴位到底有什麼用?在中醫理論中,八髎穴是我們 **膀胱經** 上的重要穴位。膀胱經是我們身體非常大的一條經絡,從頭走到腳,負責排泄體內的濕氣和毒素。而八髎穴,又特別和我們的 **生殖系統、泌尿系統** 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經常有婦科問題,像經痛、月經不調;或者男性朋友有攝護腺問題;或者有泌尿道感染、頻尿等等,刺激八髎穴都會有很好的幫助。而且,八髎穴對於改善下肢冰冷、坐骨神經痛、腰部痠痛,也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我有很多學生,他們剛開始來上課的時候,都會說自己腰痠背痛,或者覺得下半身很沉重。我會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方法,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