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正念的奇妙旅程

大家好,我是點哥!

親愛的朋友們,你是否曾感覺生活被忙碌、壓力、以及無數的思緒所淹沒?你是否渴望在喧囂中尋得一處心靈的避風港?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個簡單卻充滿力量的工具——「正念」(Sati / Mindfulness),它能幫助我們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


很多人一聽到「正念」,腦中可能浮現「放空」或「什麼都不想」的畫面,但其實,正念比你想像的簡單且貼近生活。


什麼是正念?比你想像的更簡單!

正念,並不是要你什麼都不做,而是要你「用心感受當下」。想像一下,當你第一次品嚐到一道美味的菜餚,你是不是會全神貫注地去感受它的味道、口感,而不是邊吃邊想著明天的工作?這就是正念的雛形!它邀請我們專心體驗正在做、正在想、正在感覺的一切,不批評、不判斷,只是單純地存在於此刻。

練習正念,好處多多: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讓心情更輕鬆;當情緒來襲時,我們能更穩固地應對,而不是被它牽著鼻子走;專注力與記憶力也會悄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對自己和他人展現更多的耐心與溫柔。


情緒這杯「毒酒」,你還要喝嗎?

接下來,我想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我們與情緒的關係。試想,如果面前有一杯毒酒,你明知道喝下去會讓你痛苦甚至傷害自己,你還會選擇一直喝嗎?然而,我們常常「不小心」就喝下了情緒這杯「毒酒」,尤其是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例如生氣、焦慮、難過。

這是因為我們習慣了「自動反應」模式:事情發生 → 馬上開始胡思亂想 → 情緒隨之而來 → 然後就可能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行為。正念,正是要提供我們一個「停下來」的機會,讓我們有意識地看看這杯情緒之酒,並決定,這次,我要不要喝?


學習與情緒「打招呼」

當情緒來了,我們的直覺反應常常是想立刻把它趕走。但正念教導我們,情緒就像是到訪的客人,你不需要急著把他們推出門。正念的核心是學習「看見」情緒,知道它來了,但不用被它綁架。

你可以試著這樣觀察情緒:
 1. 為情緒命名:在心裡默默地說:「喔,這是焦慮」、「這是生氣」、「這是難過」。
 2. 感受情緒的位置:焦慮時,肚子是不是有點緊?生氣時,胸口是不是熱熱的?
 3. 輕輕「放下」:情緒就像天上的雲朵,會飄來也會飄走。我們只需要輕輕地看著它飄走,而不需要緊抓不放。


正念,就是練習「好好的看」

我們的日常觀察,往往充滿了評判與聯想。舉例來說,當你看到一張菜市場的照片:

 * 一般模式:你可能馬上會想:「哇,好吵喔!」「人好多!」「今天晚餐要煮什麼?」
 * 稍微專心:你可能會注意到菜的顏色很鮮豔,攤販的表情很有趣。
 * 正念模式:你只是純粹地「看」!不作任何判斷,只感受照片中的光線、形狀、顏色。

正念的核心,就是訓練我們的大腦,放下那些嘈雜的念頭,回到最單純的「感覺」。就像你純粹地「看」著情緒的來來去去,不批判,不執著。


睡不著?正念來幫忙!

許多人失眠,往往是因為腦袋停不下來,想東想西,或是過度擔心「睡不著」這件事本身。正念能幫助我們將心靜下來,打破「越想睡越睡不著」的惡性循環。

睡前小撇步:
 * 正念呼吸:躺在床上,專心感受自己的呼吸,吸氣、吐氣,感受身體的起伏,短短3-5分鐘即可。
 * 身體掃描:感受身體各部位的感覺,若有緊繃,輕輕放鬆。
 * 放下壓力:如果真的睡不著,不妨先起來做點輕鬆的事,不要強迫自己入睡。


身體掃描與正念呼吸:放鬆你的身心

我們的身體常常默默地承受著壓力,卻不被我們所察覺。身體掃描就是幫助我們「聽見」身體的聲音,釋放那些藏起來的緊張。

簡易身體掃描練習: 找個舒服的姿勢,輕輕閉上眼睛。從腳趾頭開始,將注意力像手電筒般,逐一「照亮」你的腳踝、小腿、膝蓋、大腿、屁股、肚子、背部、胸部、手指、手掌、手臂、肩膀、脖子、臉,最後到頭頂。在每個部位,感受它的狀態,若有緊繃,想像吸氣時將新鮮空氣帶到那裡,吐氣時將緊張呼出。完成後,將注意力帶回呼吸,感受它自然的進出。


正念,讓生活更美好

正念,不是一種高深的修行,而是生活中的一種態度和練習。它邀請我們回到當下,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個片刻,不論好壞。透過簡單的練習,我們就能逐漸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在,讓生活因此而更加美好。

開始你的正念之旅吧!從今天起,試著在吃飯時好好品嚐,在走路時感受雙腳與地面的接觸,在情緒來臨時溫柔地觀察它。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與大智慧,原來一直都在你身邊。



加入好友

Felo Search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tebookLM筆記本來製作會議記錄

NotebookLM筆記本來製作會議記錄(報告、逐字稿…)-- 點哥 - 優點:免費、快速產出記錄,可作為筆記軟體。 - 缺點:無法標記不同與會者說的話。 網站網址: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 使用方式如下: 1. 利用手機內建錄音或是已經現有的錄音檔案 各種語音格式幾乎都可用。 2. 錄音的檔案,上傳到NotebookLM 3. 即可產出摘要,可進一步請AI產出會議記錄重點、整理、製作逐字稿等。 點選 筆記本指南 AI自動整理出錄音內容 對話應用: 請AI幫妳寫逐字稿,並加註時間軸 與AI做內容問答與整理 摘要重點 *注意:逐字稿的穩定度仍不如其他專業軟體,若有相當專業且嚴謹的需求,建議還是以付費的軟體為主。但若要製作課程筆記,就完全沒問題! 目前自動生成功能: 動作包括: 合併成單一記事:按一下滑鼠,就能將所有記事彙整成單一記事。 評論:要求 NotebookLM 對你的文章或論點提供建設性意見。 重點摘要:根據多則記事內容建立精簡易讀的摘要。 建立大綱:將所選記事內容轉換成大綱,並依主題分類。 建立學習指南:根據記事內容快速製作學習指南,包括重要問題和詞彙表。 提出相關想法:NotebookLM 可以根據所選記事的來源內容,提供相關建議。 Google公告: 2024 年 9 月 26 日 最新資訊 新來源類型: 自推出以來,我們使用 Gemini 的多模態功能,持續增加對多種來源資料的支援。現在,你可以直接在記事本中加入公開的 YouTube 網址和音訊檔案、PDF、Google 文件、簡報、網站等內容做為來源。 分享語音摘要更快速:我們推出了新功能,輕觸一下就能生成 語音摘要 。現在,語音摘要可以直接分享。只要輕觸「分享」,系統就會產生可輕鬆分享的公開連結。 2023 年 12 月 8 日 最新資訊 提高來源數量上限:筆記本現在最多可以有 20 個來源。 增加字數:來源現在最多可以包含 20 萬字。 撰寫個別記事:現在會個別新增記事,而非納入單一記事。 記事板:撰寫和儲存的記事現在會釘選在對話方塊上方的記事板空間。 將對話回覆內容另存為記事:你可以將 NotebookLM 的回覆內容釘選到筆記本,方便日後參考。 整合引文和記事:將對話回覆內容另存為記事後,系統會保留原始引文。 跳到來源中的引文:在對話回覆內容或已儲存的...

Canva 2025年最新AI功能發布

Canva 2025年最新AI功能發布:Visual Suite 2.0引領創意革命      在2025年4月10日的Canva Create年度大會上,Canva推出了其迄今為止最具突破性的產品更新—藉由 Visual Suite 2.0,帶來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AI功能,為創意工作者和企業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設計體驗。這次更新以AI為核心,旨在讓設計變得更簡單、直觀,同時提升工作效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功能是Canva AI,這款AI設計助手能根據用戶的文字或語音指令,快速生成圖像、文案、簡報,甚至是互動式應用程式。      例如,只需簡單描述,Canva AI就能創建符合品牌風格的社群媒體素材或行銷廣告設計。此外,Canva Code功能讓不具備程式設計背景的用戶也能透過文字提示打造互動式設計,如計算器或動態地圖,極大降低了創作門檻。 語言學習閃卡示範 個人形象網站示範      另一亮點是Canva Sheets,這款AI驅動的試算表工具內建Magic Insights與Magic Charts功能,能自動將數據轉化為視覺化的圖表,並與品牌元素無縫整合,適用於報告或行銷企劃。      同時,升級版的Canva Photo Editor利用AI技術,讓使用者能輕鬆移除圖片背景、調整光影,或進行精細物件編輯,媲美專業軟體。      這些新功能不僅簡化了設計流程,還讓個人與團隊能更專注於創意發想。Canva憑藉Visual Suite 2.0,再次證明了其在全球視覺溝通領域的領先地位,真正實現「讓每個人都能設計」的願景。